转载

姚劲波:用行动支持58离职创业员工,但坚决不投机会主义者 !

姚劲波:用行动支持58离职创业员工,但坚决不投机会主义者 !

  与赶集合并谈了半年多,把赶集投资人都见了

  我们不是第一家(和对手合并的公司),但我们是第一家已经上市的公司跟第二名没有上市的公司合并。这件事情是挺难的,难在哪里?不是经济上的账算不过来,这东西很容易算清楚。最大的障碍在哪?浩涌是个特别好的人,也是有梦想的人,他过去的梦想也是去上市、去敲钟。我后来跟他说合并了,你没必要去敲钟,结果是一样的,这可能要他一些时间去接受。

  这过程里,我做了很多工作,几乎把赶集的投资者,大约有十几个,不管是在香港、上海、北京,能逮到的都见面,来回谈了半年多,投资者都接受我,愿意在董事会及各种私下场合跟浩涌说“其实你可以考虑考虑合并”。我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基础。

  如果赶集的股东里面有一个人跳出来,去推动这个事情的话,对做这个事情就会进一步。所以,很多事情看起来难,但其实都是一点点接近目标的。

  主要原因是投资人是理性的,讲投资回报、讲数字。但创始人不完全讲数字,创始人讲情怀,讲别人怎么看,想着过去设想的路径要走完等等。所以我认为,投资人在大型并购里面起的作用是好的。很多人觉得很坏啊,关你什么事?但事实上,一个理性的决定,从长远来看是对的。

  合并后高管离职率不到 10%

  我跟浩涌没有商量好(合并后)两个月他就要走,但最后浩涌离开又自建了一个王国,而我还是那个王国很重要的股东,这种结果也是比较完美的。而且他与 58 赶集在各个方面还能互动,他做得越大,对我们的市值贡献越大。我觉得这种状态很好。至少我跟浩涌,跟其他几个合伙人是随时随地见面,可以吃饭、聊天、喝酒。

  58 和赶集两家公司打了十年,能从几千个同类网站里杀出来,我们两个团队都是蛮强的。对一家公司来讲,最稀缺的是团队精神。与其这些人离开公司就跟这家公司没有关系了,不如换一个做法,让他们为整体成长做贡献。不止浩涌一个人,还有好多人,都是从赶集平台上孵化出来的。我们还能跟他们互动,还能让他们继续为这个母体做贡献。其实一个理性的人,很容易做出这样的选择。真正稀缺的,是这种创业精神。

  58、赶集合并以后,两边的高管团队真正彻底离开的,我觉得在 10% 以下,就两三个人,绝大部分 VP 高管都还在。

  看项目,不会投机会主义者

  58 员工到总监级的,只要离开去创业,基本上都能拿到钱,尤其在过去一两年。因为他们选择的方向一般比较靠谱,在 58 时能看到很多需求。他们离开创业的,有超过一半我们投资了,要么是 58 投资,要么是我个人投资。

  我们决定让一个项目出去(从 58 分拆出去)的前提是:一、我很认可这个人,他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能扛住;二、这个方向有足够的前景,独立也能支撑住,能拿到一笔钱;三、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分拆出去以后几乎能独立运转,而且被资本市场疯抢。

  什么是机会主义者呢,只是因为媒体说看好这个方向,或者这个方向比较好拿钱,就迎合别人做这个事情,这就是机会主义者。另外,是不是机会主义者,就看这个人过去这么多年,是不是真得一直跟你讲这个方向,坚持看好这个方向。我见过这样的创业者,讲了半天,好象很有激情,一旦我说这个方向我不是很看好,他就立马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那件事情更好。这种人,我连听他讲第二件事情的兴奋劲都没有。

  我并不排斥这些离开 58 的创业者是否会把 58 干掉,甚至会主动讲,把 58 的几个频道干掉!我是他重要的股东,我能帮忙。我们这个领域,创新是以季度为单位的。很多事情如果你不做,也就没做。我们看得比较开,尽量多的把边界扩大,边缘的事往外放。当然有的事,我们是牢牢的控制在手里的,比如招聘、房产、汽车,我们都是往里收。这样的话,既有纵深的发展,也有更大的边界。这些公司将来做得好可以上市,做得不好我们把他买了就好了。

  看好 O2O,正在从量变到质变

  O2O 这个词从被炒起来到目前的状态,其中有很多机会主义者。典型的就是之前我碰到好几个投资人,我问他们最近看什么方向?有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说看互联网金融和 O2O。但只隔了一两个月,就又有很多人跟我说,现在 O2O 基本不看。所有人都看好一个方向,对投资不利、对创业也不利。所有人都不看好一个方向,也不好。

  O2O 是什么?如果它是个词的话,它跟过去出现的 B2B、B2C 是一样伟大的。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发现,B2C 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很苦的,都不挣钱,突然有一阵子 VC 都不投了,除了刘强东,都没人投了。但事实上,B2C 作为一种业态,它的用户量、用户增长情况慢慢从量变到质变。资本市场虽然有冷热的时候,但消费者们可能并不完全受资本市场的影响,比如我们的父母、同学及家里的保姆,他们接受新事物需要几年时间。任何一个事物成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我认为 O2O 也正在从量变往质变走的过程中。

  任何事情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一个新的模式让别人接受需要时间。我 2000 年就开始上网购物,但直到去年我父母才学会网上购物,中间差了十几年。O2O 也是一样,你使用各种服务,虽然现在进化比以前快了,但这个过程也要五到十年。创业者不能把一个长跑当短跑来跑,不能做机会主义者。融到钱之后不应该做 6 个月的计划,而是 3 年的计划。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