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第三方支付加速出海 三大举措破解跨境支付壁垒

□本报记者 卢凌艳

近日,跨境电商税改政策刚落地,支付宝就成为首个接入海关系统的支付公司。随着跨境支付业务蓬勃发展, 阿里 腾讯 百度 等第三方支付巨头纷纷厮杀海外市场。未来,中国第三方支付探路海外市场,布局全球化场景,需在丰富应用场景、培养用户习惯和拓展当地线下资源等方面补齐短板。

第三方支付跨境三国杀

今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移动支付巨头屡屡上演海外移动支付大战三国杀。

支付宝走出亚洲将登入欧洲。4月6日,支付宝宣布将进军欧洲市场,除提供支付服务之外, 3年还将接纳100万家海外商户,为中国出境游用户提供欧洲当地吃喝玩乐等生活服务。支付宝计划,未来 5至10年,欲令用户(包括海外用户在内)增加至20亿。

叫板支付宝,微信宣布进军台湾跨境支付市场。在支付宝宣布进军欧洲当日,微信称将在台湾提供“微信支付”,主要瞄准大陆观光客市场。这是继去年12月初,微信支付将海外首站选在南非后又一扩张海外版图之举。目前,微信支付支持日元、韩元等9大币种,服务范围覆盖超20个国家和地区。

未雨绸缪,百度钱包推出“Monica Pay”瞄准海外支付市场。今年3月初,百度钱包推出“Monica Pay”新功能信息,希望借此进一步拓展跨境支付、海外信用卡等功能,加强与海外银行的合作。与百度钱包“Monica Pay”同步,百度地图上线了亚太地区11个国家的海外版,被业内解读为抢占出境游市场布局境外支付铺路。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蓬勃发展与政府鼓励支持态度密切相关。201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跨境外汇支试点业务扩展到全国。目前,全国已有2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纳入跨境外汇支付试点,跨境支付业务已成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新增长点。

新兴交易内容催热跨境支付

近年来,传统进出口货品服务贸易增长放缓,新兴跨境交易内容市场爆发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促使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走出国门掘金海外。

首先,移动支付海外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出境需求的猛增,用户对海外消费、跨境支付等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加大。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出境游已达1.2亿人次,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8.38万人。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118674.5亿元,同比增长46.9%。

其次,跨境购物火热带动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PayPal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居民个人跨境网购热情高涨,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网购消费者有海淘经历,其中41%海淘支出在移动端完成。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5年跨境网购用户跨境支付使用方式中,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居第一位达71.8%,远远高于第二位、第三位的信用卡支付55.7%、网银支付52.5%。

最后,国内第三方支付竞争日趋激烈,开辟海外市场势在必行。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让我们见识了市场的硝烟弥漫;春节后,Apple Pay、Samsung Pay等加入让市场更加热闹。

挑战与机遇共生

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探路海外市场,全球化场景前路坎坷。一方面,国内各大移动支付机构火拼跨境支付的同时,市场准入、团队管理、货币汇兑、文化习惯差异、政府监管等诸多问题逐步暴露。另一方面,目前,Apple Pay、Samsung Pay、 谷歌 支付等境外移动支付企业早已进行圈地运动。中国企业又将如何虎口夺食,抢占国外市场份额呢?

首先,需从安全、支付场景等方面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跨境支付要求。一方面,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必须绑定银行卡,一旦发生资金、账号被盗,在国外投诉和维权的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布局海外支付场景停留在购物消费层面,未来需发力留学教育、酒店住宿、旅游服务、公共交通等生活服务的多领域。此外,跨境支付融合当地文化与消费习惯也是一大挑战。

其次,中国支付企业可与当地企业包括商家、本土支付企业合作,扩大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目前,海外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所不够丰富,多数移动支付业务与产品仍处于试用阶段,集中于大型购物商场,对消费需求比较大的地方特色小店覆盖不足。

最后,需完善跨境支付一站式服务。跨境支付中涉及外汇管制,跨境物流配送,网上交易监管等问题。目前我国第三方跨境支付的监管尚不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创新的路上,不排除有急功近利者“走弯路”。消费者境外消费在移动支付中面临的各种制度性的风险需引起监管机构重视。

原文  http://tech.sina.com.cn/i/2016-04-14/doc-ifxriqqv5622323.shtml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