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今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时间,此类示范工程的申报工作如火如荼,十天之内,地方申报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已经超过250个(指标为20-30个),热情之高,干劲之足,令人惊叹。

前两天,结果出来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入选项目23个,其中用户侧17个,电源侧6个,前段时间参与了申报工作,这次也入选了,借此,聊聊火热的背后,还有些什么。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一、何谓多能互补?

多能互补,字面理解,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综合利用,提高能源输出和利用效率。

常规来讲,我们平时理解的多能互补,就是用户端,特别是工业和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典型的,如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申报通知中,对此类常规理解作了一定延伸,使得多能互补项目的定义更为完善,申报的示范工程分为两类:、

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

第一类工程针对用户侧,主要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为常说的(冷)热电三联供,即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第二类工程针对电源侧,互补的形式有多种。

比如:“风-风互补”,不同风电场之间可能具有互补性,打捆送出可降低出力变化率;“风-光互补”,从负荷去线上看,风光之间没有明显的互补特性,但是在某些特定区域,特别是风电夜晚大发,白天出力时,共用输出通道,可提高线路利用率;“水-光(风)互补”,具有日调节及以上能力的水电站启停快,调整出力能适应新能源的出力变化;“煤电-光(风)互补”,优先次序低于水电调节,目前哈密、酒泉均采用新能源与煤电打捆的方式,但此种方式幅度有限;“抽蓄-光(风)互补”, 利用蓄能电站的储能作用,效果较佳。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二、智慧能源的落脚点

多能互补是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落脚点,个人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理念和切入点。

一直以来,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给大众的感觉,非常高大上,难免有些不接地气,确实,概念炒作太多,没有具体落地点,对行业的发展比较不利。

多能互补示范工程来的正是时候。能源互联网核心就是横向互补、纵向优化,提高能源效率。所以,抛开互联等信息技术不谈,多能互补下的综合能源系统,应该是智慧能源在能源专业范畴中的精髓,也是智慧能源的工程具体化。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实际上,多能互补和综合能源系统也不是一个新概念,热电联产和冰蓄冷本质上已经属于局部的多能互补,“楼宇型”和“区域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也时常可见,但这些项目无论是实际能效转化,还是和用户侧的互动,总体感觉,和智慧能源的要求存在差距。

所以,本次申报的多能互补项目,作为智慧能源的切入点,除了常规的天然气分布式以外,应该体现智能互联,互动响应等元素。以深圳前海多能互补、协鑫苏州园区项目为例,初步包含了供应侧的冷热电三联供和分布式新能源,传输侧的智能配网,用户侧的智能社区(需求响应等),平台侧的能源管理系统,应该是本次试点的方向。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三、“小系统”与“大系统”

示范项目的分类,对应能源系统发展的两类方向:“小系统”和“大系统”。

用户侧项目(小系统)面向终端,以能源自给自足,合理联络为主;电源侧项目(大系统)面向跨地区配置,以能源输送为主。

诚然,国际上电网和能源系统发展的潮流为“小系统”,区域化、智能化,就地平衡;但目前国内能源资源分布不均,所以“大系统”也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得到一定发展也是理所应当的。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但是,“大系统”的发展,应该得到充分论证,毕竟不远的将来,分布式能源给电力和能源系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系统”存在但必须结合远景能源系统构成,谨慎决策。毕竟,电源侧打捆送出只是一种模式,不能因为是新能源,而忽略其成本及可靠性的合理范围,盲目支持。

本次示范项目的比例也和上述观点相符,“十三五”期间,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用户侧项目)20项以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电源侧项目)3项以上。即用户侧小系统平衡为主,电源侧大系统输送为辅,符合能源系统和国际发展趋势。

四、国内的发展&与国外的差距

用户侧多能互补。

国内由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时间较短,大约十几年,处于起步状态。但自2011年起,中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14年底,已建成和建设中项目达到104个,装机容量已达3.8GW。

然而,根据我国制定的天然气分布式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要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但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建成和在建项目总和约为100个左右,仅完成了十分之一。天然气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仅为3%,而发达国家占比均在25%-35%不等,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发展的较早,也较为成熟。以美国为例,在天然气供给充足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推动下,美国的分布式天然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美国能源部2012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美约3500个大学、医院、政府机构、金融中心、工业小区等建立了区域冷热电联供项目,装机总量超过了85GW,占到国总发电量的12%,到2020年,约占总发电装机量的29%。另外,欧洲和日本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日本东京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电源侧多能互补。

国内由于“三北”地区新能源富集,近年来新能源基地打捆互补送出一直是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火电比例较大的成本问题,故障下的电源和负荷两侧的稳定问题等等,哈密-郑州直流目前的实际输送功率不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

国外基本没有大电源基地的打捆输送,比较接近电源侧多能互补的,应该是“虚拟电厂”概念。

“虚拟电厂”通过分布式电力管理系统将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可控负荷和储能装置聚合成一个虚拟的可控集合体,参与电网的运行和调度。即随着分布式能源比例的不断提高,在原有的大电网中,高效的控制这些分散的小型“电厂”。,也算是电源侧多能互补的一种体现,当然,“虚拟电厂”不仅限于电源侧。

例如德国北部港口城市库克斯港市的虚拟电厂项目,系统由风力(600千瓦)发电、太阳能(80千瓦)发电、冷藏仓库(250千瓦和260千瓦)、热电联产系统(460千瓦和5.5千瓦)构成。通过转移冷藏仓库的热需求,来抵消风力发电的变动。通过整合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冷藏仓库的电力需求,能够如同一座发电站一样进行电力控制。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个人认为,“虚拟电厂”思路应该也适用于大电源基地的消纳。

  • 多能互补项目的关键

用户侧多能互补,关键在于经济性。只有经济性好,才有产业化的希望。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一是实际效率,二是价格,三是智能互联。

实际效率。 主要取决于机组/负荷匹配,即针对不同用户的负荷情况,通过分析全年负荷变化情况来选择系统各装置的机组容量,并对选定的机组配置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尽量提高其能源利用率。国内现在不少项目,由于电负荷预测不准、机组容量配置不合理,经济性很差,有的已经停运,有的靠着国家补贴存活。

天然气分布式有其适用场景,冷热负荷需要连续且基本稳定,同时原动机所提供的冷热负荷用户能消纳,所发电能或自用或上网。冷热负荷预测和特性分析十分重要,直接决定机组规模。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机组/负荷匹配工作做好不容易,项目自投的还好,否则非常容易夸大负荷,从而造成机组配置冗余,需要既懂负荷,又懂机组,还懂天然气的跨界人才。这方面的具体工作我们一直在做,有时确实感觉从理论到实际还是有差距。

价格。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经济性与当地的电价、气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应不同的价格体系,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可能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尤其是天然气价格,是整个分布式天然气项目能否存活的关键,燃料成本几乎占到项目总成本的70%-80%,目前的价格机制来看,大多数地区不是很理想,但试点工程背景下,应该会有改善。

智能互联。 现在大多数多能互补工程都在独立园区或区域,如何组织这个独立系统,使供应侧、传输侧、需求侧、平台侧各部分都做到智能高效,是目前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具体探索的事情,智能互联这部分和主动配电网关联比较近,网架优化、终端主站建设方案、通信方案、主动控制方案、主动服务方案等等,之前都做过,但需要融入多能互补工程,并扩展延伸至能源系统。

随笔之十八--火热的多能互补

电源侧多能互补,关键在于是否真正互补,即最终的互补效果。比如多种电能混合输送的调度问题,稳定问题,特高压的经济性问题,都值得关注。

  • 多能互补和增量配售电

无需多言,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几乎是必然的,配售电对电源和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让这两者天然地结合起来,各种园区就是天然地应用场景,两类试点工程推行时间相隔不长,结合起来,大有文章可做。

你看,试点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市场巨大,很多人都要开始忙碌了。

多能互补相关的,暂时就写这么多吧,后面对应工程中的心得体会,到时再总结,学习之路,漫长而充实。

原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24610241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