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AQS

 大白话聊聊Java并发面试问题之谈谈你对AQS的理解?

AQS的理解

一、ReentrantLock和AQS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果用java并发包下的ReentrantLock来加锁和释放锁,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这个是java并发基本API的使用,应该每个人都是学过的,所以我们直接看一下代码就好了:

AQS

你这时可能会问,这个跟AQS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因为java并发包下很多API都是基于AQS来实现的加锁和释放锁等功能的,AQS是java并发包的基础类。

举个例子,比如说 ReentrantLock、ReentrantReadWriteLock底层都是基于AQS来实现的。

那么 AQS的全称是什么呢?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抽象队列同步器。

给大家画一个图先,看一下ReentrantLock和AQS之间的关系。 AQS

说白了, ReentrantLock内部包含了一个AQS对象 ,也就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类型的对象。这个AQS对象就是ReentrantLock可以实现加锁和释放锁的关键性的核心组件。

二、ReentrantLock加锁和释放锁的底层原理

好了,那么现在如果有一个线程过来尝试用ReentrantLock的lock()方法进行加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很简单,这个 【AQS对象内部有一个核心的变量叫做state,是int类型的,代表了 加锁的状态 。初始状态下,这个state的值是0】。

另外,这个AQS内部 【还有一个关键变量,用来 记录当前加锁的是哪个线程 】,初始化状态下,这个变量是null。

AQS

接着线程1跑过来调用ReentrantLock的lock()方法尝试进行加锁, 【这个加锁的过程,直接就是用CAS操作将state值从0变为1】。

如果之前没人加过锁,那么state的值肯定是0,此时线程1就可以加锁成功。

一旦线程1加锁成功了之后,就可以设置当前加锁线程是自己。所以大家看下面的图,就是线程1跑过来加锁的一个过程。

AQS

其实看到这儿,大家应该对所谓的AQS有感觉了。说白了,就是并发包里的一个核心组件,里面有state变量、加锁线程变量等核心的东西,维护了加锁状态。

你会发现, ReentrantLock这种东西只是一个外层的API,内核中的锁机制实现都是依赖AQS组件的。

这个ReentrantLock之所以用Reentrant打头,意思就是他是一个可重入锁。

可重入锁的意思,就是你可以对一个ReentrantLock对象 多次执行lock()加锁和unlock()释放锁 ,也就是可以对一个锁加多次,叫做可重入加锁。

大家看明白了那个state变量之后,就知道了如何进行可重入加锁!

其实 每次线程1可重入加锁一次,会判断一下当前加锁线程就是自己,那么他自己就可以可重入多次加锁,每次加锁就是把state的值给累加1 ,别的没啥变化。

接着, 如果线程1加锁了之后,线程2跑过来加锁会怎么样呢?

我们来看看锁的互斥是如何实现的?线程2跑过来一下看到,哎呀!state的值不是0啊?所以CAS操作将state从0变为1的过程会失败,因为state的值当前为1,说明已经有人加锁了!

接着线程2会看一下,是不是自己之前加的锁啊?当然不是了,“加锁线程”这个变量明确记录了是线程1占用了这个锁,所以线程2此时就是加锁失败。

给大家来一张图,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过程:

AQS AQS 接着, 【线程2会将自己放入AQS中的一个等待队列,因为自己尝试加锁失败了,此时就要将自己放入队列中来等待】 ,等待线程1释放锁之后,自己就可以重新尝试加锁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AQS是如此的核心! AQS内部还有一个等待队列,专门放那些加锁失败的线程!

同样,给大家来一张图,一起感受一下:

AQS

接着,线程1在执行完自己的业务逻辑代码之后,就会释放锁!他释放锁的过程非常的简单,就是 将AQS内的state变量的值递减1,如果state值为0,则彻底释放锁,会将“加锁线程”变量也设置为null!

整个过程,参见下图:

AQS

接下来,会 从等待队列的队头唤醒线程2重新尝试加锁。

好!线程2现在就重新尝试加锁,这时还是用CAS操作将state从0变为1,此时就会成功,成功之后代表加锁成功,就会将state设置为1。

此外,还要把“加锁线程”设置为线程2自己,同时线程2自己就从等待队列中出队了。

最后再来一张图,大家来看看这个过程。

AQS

三、总结

其实一句话总结AQS就是一个并发包的基础组件,用来实现各种锁,各种同步组件的。它包含了【 state变量、加锁线程、等待队列】 等并发中的核心组件。

原文  https://uule.iteye.com/blog/2439178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