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是什么让洗车O2O公司们相继死去?

是什么让洗车O2O公司们相继死去?

  文/韩佩

  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变化总是快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比如几个月前家门口还遍地是“一分钱洗车”的广告,如今一个也不见了踪影。仅仅也只是半年多的光景,从洗车 O2O 的创业热潮骤然降至了资本寒冬。来看看这个阵亡名单:

2015 年 1 月,云洗车关闭洗车业务;

2015 年 1 月,厦门本地服务平台智富惠关闭洗车业务;

2015 年 4 月,嘀嗒洗车关闭洗车业务;

2015 年 7 月,车 8 于宣布关闭上门洗车业务;

2015 年 10 月 1 日,赶集易洗车并入 58 旗下的呱呱洗车,停止原有洗车业务。

2015 年 10 月 12 日,e洗车大量裁员并停止上门洗车业务;

……

  这一串的名单如果继续数下去或许会让洗车 O2O 领域的创业者更心慌,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真正引起行业普遍关注的是成绩还算领头的e洗车裁员收缩业务的事件。在今年 7 月,车 8 这家公司关闭服务时,钛媒体就已经报道了e洗车创始人离职创业的事情。

  洗车 O2O 倒闭潮仍在继续。10 月 24 日晚间,又一上门洗车平台“功夫洗车”宣布了关闭上门业务,曾经光鲜的披着“上门 O2O”概念的洗车行业再次遭到了质疑,商业模式无粘性、融资赶不上烧钱速度,这些弊病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辉煌和堕落转换间的尴尬现状

  如果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半年前,这个行业还是另外一番光景,资本热钱涌动、创业者纷纷入局。

  2015 年 3 月,网易汽车做了一项评测,截至当时,App Store 上面的洗车 App 有 58 个;2015 年 7 月,有记者再次尝试在 App Stor 进行“洗车”字样的搜索,出现的相关结果多达 399 个,其中包括到店洗、上门洗、代洗等多种选择;如今,记者再次在 it 桔子上进行了查询,能够搜到“洗车”相关字样的公司,包括 43 家(单纯只做洗车业务,以下所指内容相同),而其中不少已经停止了运营。

  我们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尽我们的能力梳理出了一份洗车 O2O 创业公司目前现状的不完全名单,其中包括融资阶段和媒体报道等。更恶劣的状况是,我们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融资消息也没有任何报道的公司不在少数。

是什么让洗车O2O公司们相继死去?

上述数据来源于 IT 桔子等平台及媒体公开报道

  上图中除了被媒体称得上名字的一些公司之外,更多的是从区域性做起的,服务本地生活的小团队。有一个事实是,即便是那些早已停止了业务的创业公司,可能还没来得及被 IT 桔子等信息平台收录、新闻也没有来得及报道。

  「高频打低频」是放在 O2O 行业会被大多数从业者认可的一个真理。2015 年 1 月,七千亿市场的蛋糕令汽车后市场的创业者们激动不已,从高频的洗车入手也被不少创业者认为是“颠扑不灭的真理”。尽管也有人曾质疑,洗车虽然属于高频需求,但是对用户不足以形成黏性,而且上门洗车的“最后一公里”——废水回收和使用,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难题。

  当然,最后质疑的那群人,似乎是对的。

  
是什么让洗车O2O公司们相继死去?

  e 洗车官网发布的声明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死亡?

  关于是什么造成了洗车 O2O 的大批量死亡?更多行业人士把原因总结在了「O2O 的烧钱速度过快」等原因,但还是想说点「除此以外」的事情:

  1,资本失去关注,窗口期关闭,行业风口发生变化

  此前,我们一直有关注互联网的投融资领域,据“一周投融资”中的数据记录,2015 年下半年,尽管汽车后市场还有关注,但是明显上门保养和上门洗车类的创业公司都并未产生大额融资事件,即便是e洗车,也只是拿到了A轮(其中不包括典典养车、途虎养车等业务多元化的汽车后服务平台)。

  今年 8 月,在留意到这个现象之后,记者曾和一位关注汽车后市场的投资人简单聊过。那位投资人表示,很明显,汽车后的 O2O 风口期已过,风投们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而集中了更多的精力在新的投资方向,比如 B2B 方面。

  2,最大的弊端还是烧钱速度

  同中关村扫码一条街的笑话相似,在洗车 O2O 发展的如日中天的时候,很多车主也玩起了“一次用一个,周周免费洗”的游戏。彼时出现的报道,大多是“很多车主最近用起了各种 App 来降低费用,养车点点、车点点、车蚂蚁……1 元洗车、免费上门洗车,换着方式薅(hāo)羊毛,不亦乐乎。”这样的内容。

“从去年 10 月开始,哪里提供免费洗车,我就下载哪个 App。到目前,洗了十几次吧,没花一分钱,赚到了!”车主小胡颇为得意。

  这是出现在今年 7 月份一个杭州媒体的报道中的一段话。

  e 洗车的订单是从四五月份的一分钱洗车开始激增的,而在此之前,他们刚刚拿到了融资,并和科技行业的主流媒体进行了沟通。当时还尚任e洗车 CEO 的张晶表示,他们下一步不仅要上保养项目、还将合作研发自动洗车机等。这句话的背后,无疑又是一笔大的支出。

  张晶后来向媒体透露,用户习惯的培养是最“烧钱”的,e洗车每个月的洗车补贴要烧掉六七百万元。

  3,拿到融资之后,并没有将模式完全「跑」出来

  如果说补贴最终「形成了用户习惯」,「教育了市场」,那么补贴似乎还是有些价值的——用红包战“打”出了天下的滴滴、快的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然而,乱战的洗车行业至少在目前还没能复制打车出行 O2O 领域的那种成功。在业务受阻之后,e洗车产品总监张宽曾透露,e洗车的洗车用户选择保养行为的转化率在5%-6% 之间,粘性太差导致保养业务的转化率并不及期望,从线上到线下保养汽车的消费习惯也远未养成。

  据了解,大多数洗车 O2O 的创业公司最初都是抱着类似的想法,以高频洗车需求入手,切入美容、保养等低频高毛利的领域营收。

  然而,在倒闭潮开始之后,呱呱洗车的董事长郄建军也开始反思。在他看来,「虽然 O2O 洗车转化率低,但很多公司出现问题的原因正是在于没有专注的做好洗车业务,只考虑了转化」。而虽然典典养车、途虎养车等汽车后的养车平台仍然在进行 1 分钱洗车等营销活动,但他们的业务线较为多元化,洗车业务只是流量入口,而并非盈利的来源,因此,相比之下也更有底气一些。

  根据e洗车目前官网的发出的声明来看,尽管其上门洗车业务已经暂停,但到店的服务却仍在继续,似乎最终还是线下导流的模式看起来更靠谱一些,很快,“O2O 是个伪命题”的声音又要此起彼伏了。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