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女神叫你起床”:老阿里人的社交探索

  刘俊个子中等,穿着深蓝色牛仔裤,用着安卓手机,操着一口夹杂湖北口音的普通话,递来一张名片,写着“男神”二字。这位前阿里人给他的产品也起了一个神附体的名字:女神叫你起床。

“女神叫你起床”:老阿里人的社交探索

  被苹果官方推荐之后

  2014 年 5 月 4 日,“女神叫你起床”(以下简称“女神”)正式上线。刘俊后来才意识到,上线日遇上了“青年节”,而他的产品就是面对这些年轻的“起床困难户”。

  抚今追昔,2014 年做社交软件并不是明智之举,彼时微信如日中天、微博余威尚存,主打陌生人社交的陌陌也上市在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觅食变得更加困难。不过,令刘俊受宠若惊的是,App 上线没几天受到了 Apple store 官方推荐,刘俊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推广,在双重作用的推动下,“女神”曾一度进入社交软件排行榜前三名。排名的靠前带来了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不过,刘俊显然低估了社交的难度,“我们发现那些新用户其实也是个坑”。鱼龙混杂的用户给了刘俊很大的干扰和误导,他无法根据用户反馈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糟糕的用户体验让失望和质疑随之而来。几乎是过了一个月之后,刘俊才意识到用户需求的问题。而这波短期爆发式增长的结果是,早期的用户基本流失。经历此番大起大落,刘俊从中悟出了做社交产品的核心:聚焦。

  刘俊聚焦的点落在了 15—25 岁的青少年群体。这个群体有着共同之处:起床自觉性太差,社交的需求真实、强烈。这些特点很容易在叫醒的基础上形成社交关系,他们愿意分享,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认可。当然,刘俊并非没有考虑 25 岁以上的群体,只是这部分人大多已成家,每天早晨耳边响起异性的声音,并不是一件多么和谐的事情。

  叫醒工具还是社交软件。

  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做法最早来源于高校。2013 年底,已经离开支付宝的刘俊无意中看到了高校“起床协会”的新闻,高校学子们为了解决起床难的问题,进行男女生结对,互相叫对方起床。刘俊在网上查阅之后,发现这种起床方式在其他高校同样存在,“阅 App 无数”的刘俊眼前一亮,直觉告诉他,这会是一款受欢迎的应用。

  这份直觉并非毫无依据。叫醒式社交天然具备的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屡屡被刘俊提及,一方面,闹钟作为底层应用,是手机系统必备功能,70% 的手机用户都有使用闹钟的习惯,换言之,这是人们的刚需;另一方面,“女神”独特的闹醒模式,给这个原本单调呆板的功能增添了趣味性,人们在叫醒的同时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互动。“我们的场景就很完美地变成了人与人的叫醒互动。”在刘俊看来,这是此前“超级课程表”、“墨迹天气”等工具型软件无法兼得之处。

  “女神”的叫醒模式分两种:一种是随机的,男神女神们上传音视频文件之后,“女神”App 将随机与用户进行匹配,随机匹配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位用户的分享都有机会得到展示、评论和肯定;另一种是用户定制,根据不同的喜好,订阅不同的起床音视频。前者带来不确定性和趣味性,后者具有确定性。

  这两种模式都不算完美。相比于人与机器的互动,这虽然已经进入到人与人之间范畴,但问题在于,两者均非实时互动。音视频在前一天晚上设置时已下载,从而实现手机在第二天早晨没有连网的环境下响起,这决定了交流互动的非实时性。不过,刘俊已经开始尝试着借助 IP 电话、固定圈子随机叫醒、私信的方式来弥补延时的缺陷。

  工具性与社交性的兼具一度令刘俊感到兴奋,但这并不意味所有问题的自动消解。无线技术出身的刘俊发现,App 在运营中,时常出现闹钟没能如约响起的现象。对于一款提醒式社交软件而言,这是最为尴尬和致命之处,就好比一部手机失去了通话功能。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技术上的难题:闹钟作为与电话、短信相齐名的底层应用,需要一直在后台运行,但手机的适配性很困难,系统本身并不允许非系统功能一直驻留在后台。如果用户没有将“女神”这款软件加入白名单的情况下,软件本身无法实现自启动。这可能就会出现,当你还在睡梦中等待被女神唤醒时,“女神”自己都无法醒来的情况。当然,刘俊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微信它们也还没有解决好,而且它比上层应用更有价值,根会扎得更深。”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提醒式社交重内容还是重互动的权衡同样令刘俊纠结。社交的本质是能够点对点的沟通互动,这就要求去中心化,强调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刘俊的理念是:“存小V,去大V”。产品早期,刘俊曾有意识地挖掘优质、热情用户,甚至直接瞄准校花校草,通过物质奖励来带动平台人气。不过后期,他更倾向于“去中心化”,让每一个人获得展示、交流的机会,这样才能具备社交的活力。“允许有一些小V,但不要做微博那样大V模式,那样参与感会很差”。“女神”通过随机匹配,每条信息背后对应的都是几位甚至几十位用户,这些用户在接收铃声之后反过来进行评论、分享,促成了社交的开始。

  从“淘粉吧”到“醒醒”

  根据刘俊提供的数据,“女神”目前已经累积了三四百万用户,日活跃用户十几万,次日存留率从上线时的 20% 提高到现在的 40%。按刘俊的构想,“女神”要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首选社交平台。而这个平台依托于一定的场景之中,“好比微信依托于通讯场景,微博依托于信息的场景”。“女神”的场景就是提醒。

  在做提醒式社交之前,刘俊成功开发了他的第一款 APP 产品——淘粉吧。这个基于电商平台的导购返利产品曾取得过不错的成绩,每年为国内几大电商平台带去上百亿元的营业流水。不过,“我认为我们有能力做两件事”,刘俊察觉到叫醒式社交的天然优势后,决定由淘粉吧原创始团队的其他合伙人继续深耕导购领域,而他自己重新组建了一支队伍,开拓社交的疆土。

  对于这位在支付宝工作多年的人士,人们对其在社交领域创业感到疑虑重重——阿里巴巴通常被认为缺乏社交基因,尽管规模巨大,却鲜有在社交上成功的案例。“并不是说阿里的人没有基因,而是公司的价值取向确实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存在。阿里习惯于用运营而不是通过产品来拉动增长,而社交是需要靠产品打磨的东西,快不了。但是我们脱离了那个环境我们就能做好。“

  “女神”上线即将一周年,用户在平稳增长,没有人还在为是否有基因而苦恼,不过“女神叫你起床”这个包含性别色彩的叫法却愈发凸显局限。不明就里的用户不禁疑惑:女神叫你起床是为男性定制的吗?事实上,在刘俊的用户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女性用户,软件本身也有男神专页。已经有女性用户向他表达了不满,而他下一步也将在 4 月初,把“女神”退役,改为当前流行的叠字叫法:醒醒。

  “更多的像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更萌一点。”刘俊解释道。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