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方兴东:值得警惕的中国“大妈级”风险投资浪潮

方兴东:值得警惕的中国“大妈级”风险投资浪潮

  文/方兴东

  题记:风险投资是好东西,但是这样的好东西一旦全民化可能就是毁灭。今天的神州大地,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千树万树梨花开,你突然发现身边冒出来很多,大有人人都当风险投资的势头。欣喜中的警示是,正在掀起的这场由股市主导,由政府助推,由行业助力,由全民参与的中国风险投资全民大跃进,将会走向何方?回想美国类似的 2000 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如果最终是乐极生悲,资金的血本无归还不是最重要的,对创业企业的大面积伤害也是可以通过时间来恢复的,但是,对于中国正在崛起的创新机制的潜在伤害,可能代价更惨重。

  很多程度上说,是美国玩转了风险投资,也就玩转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机制。硅谷传奇故事中最神奇的部分,也是风险投资。某种程度上,每年风险投资的活跃度和投资额,基本上代表了创新的走势。而中国与美国在高科技创新方面的差距,也基本可以用风险投资的差距来简单量化。

  但是今天,风险投资这项美国独有的“绝世武功”,正在被中国人全面山寨。让华尔街瞠目结舌的大妈级投资者,如今正在风险投资领域重演。一没有专业的投资经验,二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很生猛地就扎进来了。“风险”面前无知者无畏,完全抛弃了风险投资的基本规范和玩法。殊不知,自己将成为风险的源头。

  这种趋势下,也不要一味的悲观,未来大致有两种结局:

  1. 一种是中国人干脆把风险投资制度一下子给玩坏了。
  2. 一种是中国人来玩风险投资,玩出了新花样,玩出了新境界。

  先看最乐观的吧。中国风险投资金额能否全面超过美国,成为真正技术创新的第一市场?中国制造业超越美国是现实,很多行业世界第一也早已经板上钉钉,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也指日可待。但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能否超越美国,才是真功夫!才是争取时代发展的最具含金量的金牌争夺。衡量技术创新最先导、最活跃的就是风险投资。我们先看看中国能否在这方面全面超越美国,那么再过多少年,技术创新的全面超越就顺理成章。

  根据道琼斯风险资源的统计,中国 2014 年风险投资总额达到 155 亿美元,创下该机构 2006 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两倍于 2011 年创下的 73 亿美元的最高记录。而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普华永道和汤森路透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 年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总额为 483.9 亿美元,创下自 2000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双方这一高地的争夺与转换,将预示着中国新媒体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什么时候可以超越美国。目前美国风险投资金额还是我们的 3 倍,良性健康地发展下去,那么在5-10 年之内完成超越,应该是值得期许的!

  但是,眼前的现实是,接下来中国风险投资的增长可能是暴风骤雨般的,如同中国股市热潮一旦起来,排山倒海之势就来了。因为,和股市一样,缺乏投资经验和真正创业经验的一大批大妈级的风险投资者进场了。

  我在老友会的通知中如此调侃道:“我的心态基本代表很多老友的心态:我们没干成一个上市公司,但我们始终在策划上市公司;我们没有上头条,但上头条的都是我们在推手;我们不会真正投一个项目,但我们永远在物色项目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20 年了,即使没成功,即使没发财。看看老友们成群结队的,失业了就搞风险投资,下岗了就干天使投资,没创过业当创业导师,没上过市的帮人家搞融资。我们要超越“莆田”模式,为互联网+时代的失业、下岗和不务正业,开创全新的生活方式。总理一声号令,互联网+浪潮来了!让老朽成古董,让古董成骨灰。毁人不倦,误人不断。毁完了自己,再毁他人。误完了这辈,再误下辈。60 年代的被我们毁了,70 年代的被我们废了。今天,80 年代 90 年代的已经上来了,我们今天欢聚一堂,就是誓把误人子弟的事业进行到底。”

  调侃归调侃,更多还是对这股热潮的警惕和担忧。因为排山倒海到来之后,就是更加排山倒海的崩盘与退潮。这个问题我在 2000 年《人人都是风险投资家?》一文中已经写过:“过去,风险投资属于屈指可数的精英。这个小小的“俱乐部”成员,凭着老狐狸一般的嗅觉,专门在高风险领域,寻找最有前景的企业“幼苗”,以获取巨额回报。

  但是互联网来了,这次大潮彻底改变了风险投资做的界线,似乎人人都想成为风险投资家。据统计,单是 1998 年,就有 25 万个人投资者将 200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向了 3 万多家创业公司。到现在,《幸福 1000 家》大企业中有 20% 以上设立了风险投资,而在两年前,这个比例不足1%。象 Intel、Cisco 等企业甚至将风险投资当作公司研发的代替方式。众多企业、机构和个人涌入风险投资阵营,极大地满足了创业公司的资金需求,直接推动了互联网全球性的创业大潮。但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风险投资的专业性: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笔钱,更重要的是一系列专业的服务;超一流的智慧、经验与技巧将未来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分开来;懂得如何提炼其有前瞻性的创新的商业模式;帮助创业者雇佣一流的管理团体;帮助创业企业与一流的大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帮助企业融到新一轮规模更大、更据战略价值的资金……显然,风险投资的全民化是以专业服务的丧失为代价的。使得风险投资越来越同通常的股市投资走向一致。

  而风险投资家与股民本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物种,区分起来非常明显,股民的投资心理是典型的“迫涨杀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撤退。而风险投资则相反,专爱与风险为伍,具有超乎平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忍耐期。“聪明”的风险投资是长脑子的资本,不以眼前的利益所驱动,也不以短期的波动所动摇。能够获得这样的资本,是创业企业的大幸。而“愚笨”的风险投资有可能破坏企业,它们在热潮时来,冷潮时退,恰恰是企业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反而弃你而去。因此企业有优劣之分,资本同样有优劣的巨大差异,好的资本可以助你飞扬,差的资本甚至可以把企业投死。”

  当然,也有第三种可能性,就像股市一样,经历一次惨痛的崩盘式洗礼之后,风险投资回归正常,继续旧有的游戏规则。这个在美国也曾经经历过,2000 年互联网泡沫,当年资金量首次冲过千亿美元大关(自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追踪这一数据以来,2000 年最高纪录的投资总额为 1050.1 亿美元)。结果就是数万亿美元股票价值灰飞烟灭,无数高科技公司血流成河。直到 15 年以后的今天,纳斯达克指数从重新回到当年的最高点。

  我在 2000 年写道:“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潜水大赛。真正的风险投资抗风险能力强,他们的“气长”,可能安然度过这场考验,而平庸的投资者,由于“气短”,可能一命呜呼。因此,这是投资界的一次大淘汰和大清理:互联网要让平庸的投资者走开。这次调整的直结果就是:一是让平庸的投资者亏损破产。在肉体上摧毁投资能力。二是让平庸的投资者吃尽苦头,在心理上理解他们的投资能力,而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是择机而动,重新唤起投资信心,引发新一轮的正循环,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资本市场,永远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永远是风险中蕴含收获,收获中潜伏风险,市场上的胜者必然是真正的优秀者。不论市场如何变幻,优秀的企业,优秀的投资者,永远是市场上的胜利者。”

  附录 2000 年文章《人人都是风险投资家?》

资本是产业的双刃剑

显然,本次 Nasdaq 的调整对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但是,这次调整与其说是产业层面的调整,不如说是资本市场的调整;与其说是互联网企业的一次淘汰,不如说是资本市场的一次洗礼;与其说是考验互联网的从业者,不如说是考验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者。因为这次调整并不是产业方向出现重大问题,也不是各互联网企业经营出现重大滑坡,更不是因为众多互联网用户突然抛弃了网络。用户“落网”的速度并没有放缓,互联网企业的“利好”消息也没有减少,产业规模的增长依然强劲。

但是,巨大而持久的调整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因为,资本市场已经到了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这次调整的本质就是:互联网让平庸的投资者走开。

无可置疑的是,美国互联网经济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其根本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在于庞大的资本,通过新的投资理念和新的市场机制,带动并刺激整个经济。

单是 1999 年,全美 70% 以上的风险投资涌入互联网,总额达到 300 多亿美元;1999 年 IPO 的 307 家互联网企业融资逾 2000 亿美元;所有互联网上市企业(以 B2C 为主)的股票市场价值达到1。3 万亿美元。从初期的风险投资,到 IPO 市场,再到最后的股市,正是不同阶段庞大的资本推动,才促成了美国互联网的奇迹。

但是,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资本的狂热对产业是一把双刃剑。以巨额资本作为燃料的互联网产业同时也因此埋下隐患:在狂热的追捧下,平庸的投资者与优秀的投资者混合在一起,“愚笨”的资金与“聪明”的资金收获同样的回报。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这显然是不合理,也不正常的。

人人都是风险投资家?

过去,风险投资属于屈指可数的精英。这个小小的“俱乐部”成员,凭着老狐狸一般的嗅觉,专门在高风险领域,寻找最有前景的企业“幼苗”,以获取巨额回报。但是互联网来了,这次大潮彻底改变了风险投资做的界线,似乎人人都想成为风险投资家。

据统计,单是 1998 年,就有 25 万个人投资者将 200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投向了 3 万多家创业公司。到现在,《幸福 1000 家》大企业中有 20% 以上设立了风险投资,而在两年前,这个比例不足1%。象 Intel、Cisco 等企业甚至将风险投资当作公司研发的代替方式。众多企业、机构和个人涌入风险投资阵营,极大地满足了创业公司的资金需求,直接推动了互联网全球性的创业大潮。但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风险投资的专业性: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笔钱,更重要的是一系列专业的服务;超一流的智慧、经验与技巧将未来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区分开来;懂得如何提炼其有前瞻性的创新的商业模式;帮助创业者雇佣一流的管理团体;帮助创业企业与一流的大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帮助企业融到新一轮规模更大、更据战略价值的资金……

显然,风险投资的全民化是以专业服务的丧失为代价的。使得风险投资越来越同通常的股市投资走向一致。而风险投资家与股民本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物种,区分起来非常明显,股民的投资心理是典型的“迫涨杀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撤退。而风险投资则相反,专爱与风险为伍,具有超乎平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忍耐期。

“聪明”的风险投资是长脑子的资本,不以现前的利益所驱动,也不以短期的波动所动摇。能够获得这样的资本,是创业企业的大幸。而“愚笨”的风险投资有可能破坏企业,它们在热潮时来,泠潮时退,恰恰是企业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反而弃你而去。因此企业有优劣之分,资本同样有优劣的巨大差异,好的资本可以助你飞扬,差的资本甚至可以把企业投死。

互联网让平庸的投资者走开

过去四、五年,互联网持续的狂热暂时掩盖了这些问题,各类风险投资都同时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但是市场是残酷的,泛性的,聪明的资本不会甘心于与“愚笨”的资本获取一样的回报。优秀的投资者也不会一直与平庸的投资者混合在一起,因为真正的投资家不是热潮的追捧者,而是创造者。他们创造热潮,然后让平庸的投资者来追捧,在追捧中获利,获利后及时撤退,使市场形势逆转。这是资本市场永恒不变的游戏规则。对于互联网来说,2000 年的第一季度就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

到 1999 年度,共有 409 家互联网公司上市,而其中 300 家是在 1999 年一年中上的市,不可谓不疯狂。而一般来说,企业上市至少 6 个月后,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股才能流通(而且还要分阶段逐步释放)。因此到了 2000 年 3 月份,市场上积聚了大量可流通的股票,而且这些股要都已经涨过好多倍。因此,一些重要的投资机构都在这时开始分批撤离。

当时的形势看起来一派大好,平庸的投资者继续涌入,但高盛、美林等投资银行陆续发表悲观报告(这是他们打击市场的信号),引发市场波动。随后,“追涨杀跌”的效应迅速展开,市场出现恐慌,一场大调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且引发的负循环肯定深入而持久,对产业界,投资界形成一场严酷的考验。

因些,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潜水大赛。真正的风险投资抗风险能力强,他们的“气长”,可能安然度过这场考验,而平庸的投资者,由于“气短”,可能一命呜呼。因此,这是投资界的一次大淘汰和大清理:互联网要让平庸的投资者走开。

这次调整的直结果就是,一是让平庸的投资者亏损破产。在肉体上摧毁投资能力,二是让平庸的投资者吃尽苦头,在心理上理解他们的投资能力,而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是择机而动,重新唤起投资信心,引发新一轮的正循环,

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资本市场,永远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永远是风险中蕴含收获,收获中潜伏风险,市场上的胜者必然是真正的优秀者。不论市场如何变幻,优秀的企业,优秀的投资者,永远是市场上的胜利者。

新浪 COO 茅道林对资本市场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有精辟的论断:“对资本市场来说,恐慌是暂时的,贪婪是永恒的”。因此,调整是暂时,泡沫还会起来的,投资者的人性使然。

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调整,无论是企业还是投资者,与其叩问市场,不如问自己,自己是否优秀?!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