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上海消保委近日针对三星、OPPO 发起的一项公益诉讼,让“手机预装应用”的话题再次回归大众视野。

  预装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手机功能,但更多时候,它是厂商获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对用户而言,预装应用存在偷跑流量、隐私泄密等多项风险。然而由于牵涉多方利益,即便官方已经推出明确禁令,预装应用依旧层出不穷。

  在近日展开的一项调查中,企鹅智酷试图解释预装应用长期存在的真正原因。调查面向腾讯网用户展开,共收集到一万多份有效回复。我们随后按 CNNIC 公布的中国网民结构对样本进行二次抽样校正,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下载渠道:应用商店比例最高预装是扫码下载的 3 倍

  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应用商店是用户获取应用最主要的渠道,预装应用是第二大渠道。调查中,10.7% 的用户通过预装的方式获得应用,它的比例是第三项渠道的 3 倍多。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受限于场景,在地面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扫码下载,其用户比例只有 3.3%。电脑下载的比例更低,只有3%,为所有渠道中的最低。

  通过预装获取应用,这种形式在年轻群体中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在年龄不超过 19 岁的用群体中,通过预装或系统自带来获取应用的用户,其比例均不超过 10%。在年龄为 20-39 岁的用户中,它的比例约为 11%。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当用户年龄不满 60 岁时,通过预装获取应用的用户比例会随着用户年龄增长不断提升。一旦年龄超过 60 岁,用户获取应用的方式开始呈现多样化,预装应用的比例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

  对比一年前,近半成用户的应用下载量降低

  48. 5% 的用户表示和一年前相比,目前的应用下载次数明显下降。认为下载次数增多的用户只有 16.6%,另外还有 34.9% 的用户认为变化不大。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在年龄为 20-39 岁的群体中,一半以上的用户认为应用下载次数出现明显下降。其中 30-39 岁用户中认为下载次数减少的比例最多,20-29 岁用户稍微落后。

  其他受访者中,只有在 50-59 岁的群体中,比例最大的是认为前后变化不大的用户。剩余群体中,均是认为下载次数减少的用户,数量最多。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下载量降低原因:懒得折腾+已经够用了

  实际使用中的硬需求是促使用户下载应用的最主要原因。尝鲜是用户下载应用的第二大促进因素,它的比例为 28.2%。除此之外,好友推荐、优惠活动、媒体好评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用户下载一款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好友推荐而下载应用的用户的比例为 14.4%,比媒体推荐更高。尽管不如垂直媒体专业,但在实际推广中,基于社交关系的熟人推荐比前者更富有成效。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实际需求是促使用户下载应用最主要的因素,相应的,当现有应用能够满足其需求时,用户的下载量也势必会出现明显下降。调查中,45.5% 的用户认为“现有应用够用”致使他们减少应用下载,它的比例为所有因素中的最高。

  由于“懒得折腾”而导致应用下载量降低的用户同样不少,其比例为 42.3%。此外,还有 21.4% 和 13.6% 的用户因为兴趣和付费因素而减少应用下载。

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结语:预装应用难禁止是因为利益巨大

  单部手机预装应用获得的收入不高,但是在手机厂商巨大的出货量面前,单部手机带来的“微薄”收入最终将汇聚成惊人的“洪流”。

  调查结果显示,预装是用户获取应用的第二大渠道,仅次于手机应用商店。而在另一边,本次调查同样揭示,随着用户尝鲜欲望降低、现有应用不断满足其需求,用户的应用下载量开始出现降低。在这种背景下,预装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智能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在成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硬件利润被无限摊薄。利用预装应用与软件厂商分成,是手机厂商在硬件业务之外的重要营收来源。

  尽管工信部在 2013 年底就曾推出规定,要求新手机预装软件必须进行备案,但实际效果有限。而规定通过入网许可限制预装应用的方式也被运营商和实体店所利用,该项规定对他们并不构成约束力。

  预装应用难以禁止的核心在于它背后巨大的利益链。本次调查进一步揭示,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用户通过预装形式获取应用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增多——这意味着潜在的收益来源。在这种前提下,如果不解决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预装应用的问题未来估计还将继续发生。

  本期分析师:杜会堂

正文到此结束
Loading...